关于我们
新闻动态
捐赠支持
用户登录
特藏档案
组织文献
人物档案
事件记录
思潮文存
政策文本
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
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成立于1993年1月,隶属于《农家女》杂志。 1996年4月,创办打工妹之家。1998年9月,创办北京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。2001年8月,成立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,统管打工妹之家和农家女学校的工作,以及农家女机构所有项目的运作。
相关档案
按时间排序
按浏览量排序
按下载量排序
全部
2014年打工妹之家通讯第三期内容Ⅰ
家政工的职业化发展困境制约了家政行业的发展,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家政行业的供需矛盾,供不应求及供不适求现象较为普遍,家政行业的健康发展,不仅关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、关乎弱势妇女的就业,也关乎国家政策法规的落实。特别是在老龄化日益严峻的今天,在为老服务方面,人们的需求逐年递增,家政市场中“一老一小”的需求将成为未来家政服务的刚性需求。家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,也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。
发表日期:2014年
浏览 156
下载 0
2014年打工妹之家通讯第四期内容
与打工妹之家结缘始于1998年,从初次参加活动,到2003年进入打工妹之家工作,“送你一颗果子,只能享用一次;送你一粒种子,可以受用一生”的理念融入我的血液,改变了我后半生的命运。2008年,我到农家女中心改做农村服务工作。虽然服务地域变了,但服务群体依然是我的姐妹们。从城市到乡村,从个体到群体,我见证了农村姐妹进入城市的巨大变化,从服务性质到服务理念,从生活方式到生活态度,有被动的变化,也有主动的改变。
发表日期:2014年
浏览 161
下载 0
2014年书女简报第八期
常 言 道 : 女 儿 是爹娘的贴身小棉袄。曾经,我是多么想有一个女儿。我有三个儿子,有人说,那你就用儿子换一个女儿吧。我说:那可不行,儿子也是我身 上 掉 下 的 肉 , 儿 子就儿子吧,只好面对现实了。以后找不到媳妇,就让他们倒插门儿去!现在我们母子可不能骨肉分离,就把他们当女儿养着吧。
发表日期:2014年
浏览 148
下载 0
2014年书女简报第七期
农 历 七 月 十 五 ,是给死去的亲人上坟的日子。我父亲是前年九月份去世的。我和姐妹兄弟带上烧纸钱来到父亲坟前来祭奠他。姐弟几个心里非常难过,等烧完纸后,我们就在父亲坟前坐下来,和父亲说起了心里话。从古论今,我们想起了父母的一生,他们的故事到现在我们还记忆犹新。我母亲今年七十多岁了,还健在。
发表日期:2014年
浏览 150
下载 0
2014年书女简报第六期
2013年最流行的一个词:中国梦。不同人有不同的梦想,而我们书社的梦想就是:有一天,有位老师教姐妹们跳健身操和广场舞。还有一个梦想是:能像其他书社一样,有一些设备,便于我们活动的开展。2014年元旦,我们的两个梦想相继实现了。
发表日期:2014年
浏览 101
下载 0
2014年书女简报第五期
说 起 东 市 庄 村 ,在行唐县真是特有名,村里不仅有秀玲特色文化广场,还办起了农家女书社。你猜这是谁的功劳?有的人不知道,以为是村里办的,其实错了,这是刘秀玲夫妇自己办的。
发表日期:2014年
浏览 125
下载 0
2014年书女简报第四期
今年“三八”节的节目,最有亮点是姐妹们穿着五彩缤纷的服装,跳着整齐、节奏又欢快的舞蹈。最令人捧腹的是小品《八十岁的妈妈》,但最有影响力的是《用事实说话》和《书社的光和热》这两个小品。
发表日期:2014年
浏览 115
下载 0
2014年书女简报第三期
三月的春天风和日丽,三月的春天充满诗意,特别的日子特别地难忘,三月八日是我们女人的节日。从1949年解放以后,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把妇女们的裹脚布解掉以后,妇女们就走出灶台,走向社会,顶起了半边天,有了自己的地位。去年刘洋还登上了空间站,这就是我们女性的骄傲。
发表日期:2014年
浏览 120
下载 0
2014年书女简报第二期
自从在北京农家女的大力支持下,我们成立了书社。我们的生活丰富了许多,书山书海中我们长了知识,唱歌跳舞中我们增添了快乐。尤其是参加完北京的培训之后,办好我们的书社,成为我的一个目标,我不仅要提升自己,还要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。
发表日期:2014年
浏览 118
下载 0
2014年书女简报第一期
在古 代 提 倡“ 夫 为 妻纲 ” , 意思 是 妇 女要 以 丈 夫为 中 心 ,以 做 饭 、生孩子、伺侯老人为主,男人让你往东,你决不能往西,否则就是大逆不道。女人常信奉男人是天,是家里的顶梁柱,伺候好他是自己的责任。
发表日期:2014年
浏览 158
下载 0
1
2
3
4
5
二维码失效
请点击刷新
微信扫一扫,关注公众号立即登录